ads55
一、為了與有關規範協調,將原規範中的易燃、可燃液體改為「甲、乙、丙」類液體,以利執行。
二、關於甲、乙、丙類液體劃分的閃點基準問題。 為了比較切合實際的確定劃分閃點基準,對596種甲、乙、丙類液體的閃點進行了統計和分析,情況如下: 1.常見易燃液體的閃點多數為 2.國產煤油的閃點在28~40℃; 3.國產16種規格的柴油閃點大多數為60~90℃(其中僅「一35號」柴油閃點為50℃); 4.閃點在60~120℃的73個品種的丙類液體,絕大多數危險性不大; 5.常見的煤焦油閃點為65~100℃。
我們認為凡是在一般室溫下遇火源能引起閃燃的液體屬於易燃液體,可列入甲類火災危險性范圍。我國南方城市的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8℃左右,而廠房的設計溫度在冬季一般採用12~25℃。
根據上述情況,將甲類火災危險性的液體閃點基準定為28℃至60℃。這樣劃分甲、乙、丙類是以汽油、煤油、柴油的閃點為基準的,這樣既排除了煤油升為甲類的可能性,也排除了柴油升為乙類的可能性,有利於節約和消防安全。
三、關於氣體爆炸下限分類的基準問題。 由於絕大多數可燃氣體的爆炸下限均10%,在空氣中較難達到爆炸濃度,所以將爆炸下限≥10%的氣體劃為乙類。
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基本上是可行的,因此本規範仍採用此數值。 四、關於火災危險性分類。
為了使用本規範者正確理解、掌握、執行條文,現將生產火災危險性分類中須注意的幾個問題及各項生產特性簡述如下: 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要看整個生產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是否有引起火災的可能性(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按其中最危險的物質確定)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質; 2.生產中操作條件的變化是否會改變物質的性質; 3.生產中產生的全部中間產物的性質; 4.生產中最終產品及副產物的性質; 許多產品可能有若干種工藝生產方法,其中使用的原材料各不相同,所以火災危險性也各不相同,分類時應注意區別對待。 各項生產特性如下: (一)甲類 1.「甲類」第1項和第2項前面已有說明,在此不重述。
2.「甲類」第3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在常溫下可以逐漸分解,釋放出大量的可燃氣體並且迅速放熱引起燃燒,或者物質與空氣接觸後能發生猛烈的氧化作用,同時放出大量的熱,而溫度越高其氧化反應速度越快,產生的熱越多使溫度升高越快,如此互為因果而引起燃燒或爆炸。如硝化棉、賽璐珞、黃磷生產等。
3.「甲類」第4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遇水或空氣中的水蒸汽發生劇烈的反應,產生氫氣或其他可燃氣體,同時產生熱量引起燃燒或爆炸。該種物質遇酸或氧化劑也能發生劇烈反應,發生燃燒爆炸的危險性比遇水或水蒸汽時更大。
如金屬鉀、鈉、氧化鈉、氫化鈣、碳化鈣、磷化鈣等的生產。 4.「甲類」第5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有較強的奪取電子的能力,即強氧化性。
有些過氧化物中含有過氧基(—O—O一)性質極不穩定,易放出氧原子,具有強烈的氧化性,促使其他物質迅速氧化,放出大量的熱量而發生燃燒爆炸的危險。該類物質對於酸、鹼、熱,撞擊、摩擦、催化或與易燃品、還原劑等接觸後能發生迅速分解,極易發生燃燒或爆炸。
如氯酸鈉、氯酸鉀、過氧化氫、過氧化鈉生產等。 5.「甲類」第6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燃點較低易燃燒、受熱、撞擊、摩擦或與氧化劑接觸能引起劇烈燃燒或爆炸,燃燒速度快,燃燒產物毒性大。
如赤磷、三硫化磷生產等。 6.「甲類」第7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操作溫度較高,物質被加熱到自燃溫度以上,此類生產必須是在密閉設備內進行,因設備內沒有助燃氣體,所以設備內的物質不能燃燒。
但是,一旦設備或管道泄漏,沒有其他的火源,該物質就會在空氣中立即起火燃燒。這類生產在化工、煉油、醫藥等企業中很多,火災的事故也不少,不應忽視。
原規範中是「在壓力容器內」。我們考慮到有些生產不一定都是在壓力容器內進行,故改寫為「在密閉設備內」。
(二)乙類 1.「乙類」第l 項和第2項前面已有說明,在此不重複。 2.「乙類」第3項中所指的不屬於甲類的氧化劑是二級氧化劑,即非強氧化劑。
這類生產的特性是比甲類第5項的性質穩定些,其物質遇熱、還原劑、酸、鹼等也能分解產生高熱,遇其他氧化劑也能分解發生燃燒甚至爆炸。如過二硫酸鈉、高碘酸、重鉻酸鈉、過醋酸等類的生產。
3.「乙類」第4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物質燃點較低、較易燃燒或爆炸,燃燒性能比甲類易燃固體差,燃燒速度較慢,同時也可放出有毒氣體。如硫磺、樟腦或松香等類的生產。
4.「乙類」第5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的助燃氣體雖然本身不能燃燒(如氧氣),在有火源的情況下,如遇可燃物會加速燃燒,甚至有些含碳的難燃或不燃固體也會迅速燃燒,如1983年上海某化工廠,在打開一個氧氣瓶的不鏽鋼閥門時,由於靜電打火,使該氧氣瓶的閥門迅速燃燒,閥心全部燒毀(據分析是不鏽鋼中含碳原子)。因此,這類生產亦屬危險性較大的生產。
5.「乙類」第6項的生產特性是生產中可燃物質的粉塵、纖維、霧滴懸浮在空氣中與空氣混合,當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源立即引起爆炸。這些細小的物。
1、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質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乾草、煤炭、棉、毛、麻、紙張等火災。
2、B類火災:指液體或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塑料等火災。
3、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等火災。
4、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等火災。
5、E類火災:指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
6、F類火災:指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擴展資料:
消防安全日常注意事項:
1、不要將未熄滅的煙頭等帶有火種的物品扔在垃圾桶內。安裝、使用電器設備,要符合有關技術規範,並採取必要的防火安全措施。
2、不要埋壓、圈佔、損毀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
3、不要將消防設施、設備和器材挪作他用。
4、不要佔用、堵塞消防通道。
5、不要在公共通道、樓梯、安全出口等處堆物或搭設棚房。
6、不要在陽台上堆放易燃易爆品。
7、面臨火災,在選擇逃生路線時首先要明確起火位置,再決定逃生路線,千萬不能「盲目從眾」,應順著安全出口指示牌的指引逃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火災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安監局:遇火災逃生千萬不要坐電梯
火災分為A、B、C、D四類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
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 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 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火災。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 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 指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火災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UDC 614.841.1 GB 4968--85 ISO 3941-1977 本標準規定的火災分類,是根據物質燃燒特性而劃分的,因此電氣火災不作單獨類型列入本標準。 本標準等同採用國際標準ISO 3941-1977《火災分類》。
1適用范圍 本標準根據物質燃燒特性把火災分為四類。這種分類法對防火和滅火,特別是對選用滅火器撲救火災有指導意義。
2火災分類的名稱和定義 下列名稱是為了劃分不同性質的火災,並依據這種分類名稱簡化火災的敘述 2.1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2.2 B類火災:指液體火災和可熔化的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2.3 C類火災:指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氫氣火災等。
2.4 D類火災:指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鋁鎂合金火災等。

五行屬金的16劃繁體字都有那幾些,16畫五行來屬「金」的字有:錛、餐、憯、穇、艙、糙、蹅、儕幨、閶 ...
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什麼字一、左邊一個木字右邊一個童是橦字,拼音tóng、chuáng。二、釋 ...